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Linux IPC技术概括
阅读量:685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6

本文共 79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进程间通信IPC技术在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些变化,另外其包含众多技术概念,如果不从系统上去梳理一番容易迷失在这信号森林。

IPC是进程间通信的简称,不同的信息共享有多种方式如下图:

5ab8cd214cf0d4987eb2cf564a52a905724826b0

进程组对于进程间的通信机构——信号来说,是非常有用的。

其发展规律如下:

Unix IPC包括:

l   最初的管道、FIFO、信号;

l   System V IPC包括:System V消息队列、System V信号量、System V共享内存区;

l   Posix IPC包括:Posix消息队列、Posix信号量、Posix共享内存区。

现有大部分Unix和流行版本都是遵循POSIX标准的,而Linux从一开始就遵 循POSIX标准;

System V(System Five)是Unix操作系统众多版本中的一支,当年UNIX厂家混战中,比较强大的一个,最初由 AT&T 开发并在1983年第一次发布。一共发行了4个 System V 的主要版本:1、2、3 和 4,比如:System V Release 4,或者称为SVR4,是最成功的版本。

在POSIX IPC中, IPC对象使用ipc的名称作为ipc的标识。mq_open sem_open shm_open三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这个名称。在创建或者打开ipc对象时需要指定操作的mode,例如O_RONLY、O_WRONLY、O_RDWR、O_CREAT、O_EXCL 等,IPC对象是有一定权限的,与文件的权限类似。

在System V IPC中,System v ipc中有一个重要的类型是key_t,在msget、semget、shmget函数操作中都需要利用这个类型是参数。 

我们可以将进程间的通信主要分为如下4种:消息传递、同步、共享内存和远程过程调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再理解下fork,exec,__exit对IPC对象的影响。

20469e46dbd9ca787e3153f4aa123a05ff0d7ecb

转载地址:http://xdfy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从需求到数据到改进,如何形成闭环
查看>>
PM2自动部署代码流程总结
查看>>
[LeetCode] 432. All O`one Data Structure
查看>>
关于只触发自身绑定的事件
查看>>
前端进阶系列(三):HTML5新特性
查看>>
线性一致性和 Raft
查看>>
异步IO的应用
查看>>
Apache Ignite——新一代数据库缓存系统
查看>>
Laravel 5.8.2 发布,PHP 开发框架
查看>>
Django中的文件上传(利用class-based view)
查看>>
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市场持续增长
查看>>
python的Web框架,Django模型系统二,模型属性,及数据库进阶查询 ...
查看>>
sysbench、iostat测试服务器的iops
查看>>
好程序员Web前端开发入门之网页制作三要素
查看>>
美国要认输?美国防部称或将在5G竞赛中落后中国 ...
查看>>
常用JVM参数解释
查看>>
python 指定日期图片文件删除
查看>>
在阿里云云服务器上发布自己的网站(建站|详细) ...
查看>>
Spring Boot中CrudRepository与JpaRepository
查看>>
组复制官方翻译八、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
查看>>